top of page

[訪問] 性別教育|11歲仔常攬錫8歲妹表愛意 媽媽苦惱該如何開口教育 內附心理學家專業意見

兄妹一起長大,感情好是一件普通不過的事。但始終男女有別,家長也要在適當時候教導孩子。近日一名港媽在網上出post,指朋友育有一名11歲的兒子,和8歲女兒,兩兄妹關係很好,有時都會攬頭攬頸,鍚來鍚去,朋友很苦惱應如何教育孩子,提醒他們異性之間不要這麼親密。

該名港媽在香港討論區出post,指在兒子所就讀的學校認識了一位媽媽,平時都幾啱傾,最近這名朋友和她分享自己的苦惱,「佢同我講,佢11歲嘅大仔同8歲嘅細女成日係屋企都會攬頭攬頸,又會成日鍚來鍚去」,朋友表示兒子應該已經知道自己和妹妹的身體構造上有甚麼不同。

那名媽媽又指其實自從女兒升了小一之後,兩兄妹都分房瞓了,以教育孩子男女有別。事主亦曾輕輕提過兒子,「個媽媽都有同大仔輕輕講過唔好對其他女同學喺學校做同樣行為,而阿哥都知唔可以對非屋企人喺街鍚嚟鍚去」,不過大兒子覺得這只是向妹妹表達愛意的方法。

媽媽指兒子從小到大都很錫妹妹,但也認為孩子開始大了,「應該要俾佢(兒子)知道連對住阿妹都唔應該咁親密,又唔知可以點樣開口講」,故向網民查詢這種情況是否由爸爸來說會比較好。有網民認為要讓孩子知道兄妹和異性之間的界限,用兄妹情的關係,建立正確正面的知識,不要將他們攬頭攬頸成為禁忌,好多時只會有反效果,亦可以提醒哥哥要保護細妹,包括照及她的感受,例如太親密會令妹妹尷尬。



就此事件,本網頁向臨床心理學家黃詠詩查詢,她表示單憑文字看,難以判斷該對兄妹的真實情況是如何,不過如果父母真的想教孩子有關兄弟姊妹的合理的親密度,父母可以從身教入手,例如媽媽有時都會錫兒子,表達愛意,媽媽可以借此機會和兒子講解,「即使媽媽好錫你,不過如果媽媽常常都這樣做,你(兒子)有機會感到不舒服,或者大家都會覺得尷尬。所以錫的時候可以輕錫面頰,亦都不需要經常做,表達愛意和關心都有很多方法去表達。」或是教育兒子爸爸也是男生,平時會如何對妹妹,面對妹妹是也有些行為不會做,讓孩子了解到一家人之間的親密距離。

另一方面,家長或會關注小朋友或者不懂分辨怎樣的身體接觸才何為合理,黃詠詩表示這都是性教育的一部分,基本上從孩子小時候就會開始循序漸進地教育,幼稚園時會教兩性之間的分別;小學會教導異性相處的禮儀;到青春期男女的身體變化。如果像事件中的兒子已經11歲,其實都是時候接受性教育。至於是由爸爸還是媽媽教,黃詠詩則認為沒有太大關係,不用刻意地去分這是誰的工作,不過也可以看看誰會較常常跟孩子溝通。如果家庭沒有教孩子異性相處的習慣,也可以慢慢開始去培養,令到將來父母可以在這方面和孩子溝通。


Комментарии


Single Post: Blog_Single_Post_Widget
bottom of page